全部想法

25 / 08 / 31

保持热爱,也保持警惕。
“职业崇敬之所以危险,部分原因在于它利用了许多员工对工作的热情甚至使命感。”
“用语言给劳动披上「热爱」的外衣后,我们便无法看穿工作的本质:工作只是工作,不是生活的全部”
《适度工作》

25 / 08 / 29

“工作只是工作,有些人的工作,恰好是自己所爱,有些人工作是为了闲暇时可以从事自己所爱,两者并高之分”

《适度工作》

25 / 08 / 25

绿植养护非常有利于减少内耗,状态立马 up! up! up!

25 / 08 / 24

呼呼~ 下定一辆蔚来&Lemmo联名的折叠车新玩具,期待!

25 / 08 / 21

牛啊牛啊,邓紫棋竟然还是 AI 公司投资人,还是2019年就投了,10倍回报。

25 / 08 / 19

Obsidian 1.9.10 大更新了,冲冲冲!

25 / 08 / 13

Proxyman 5.22.0 更新的 SSE 专门适配 OpenAI 这个功能点抓得挺好的,用来 reverse 或调试各种 AI agent 应用的 prompt 很方便

25 / 08 / 12

AI 洞察了一波《好运》的阅读笔记:

无论把好运定义为理性行为的复合效应,还是视其为认知复利的产物,核心都在拆解这种「偶然性」背后可控的部分——比如「情绪稳定比聪明更重要」「道德是运气配速器」。



换个视角来看,那些看似被动的选择(比如李笑来提到的「莫问前程」式学习),其实是通过主动放弃即时判断来换取思维系统的迭代空间?就像《好运》里说「事后找理由」是人性本能,但真正积累运气的人,可能恰恰在关键节点抑制了这种解释欲,把精力留给行动校准。



问题是:当「保持理性」本身成为追求好运的策略时,会不会过度优化可控变量,变得“过拟合”,反而削弱了捕捉偶然机遇的敏感度?又或者,那些被归类为「模糊的正确」的事,是否在无形中简化了现实世界的真正的混沌性?

25 / 07 / 08

what柱中的皮质网格细胞将参考系附着到物体上。where柱中的皮质网格细胞将参考系附着到你的身体上。

what参考系定义物体本身是怎样的,where参考系则定义了你和物体之间的关系。

25 / 07 / 08

想必《千脑智能》中关于大脑中新皮质用于生成参考系的说法和研究,能很大程度解释现在的大模型为何能工作。

25 / 07 / 08

Apple 开源的 Pkl 配置语言 ,看起来前景不错,还在招人 呢~

25 / 07 / 01

虽然知道 AI 服务提供商会收集用户数据,但是直观用到 Dify 的 日志与标注 功能时,还是有被惊讶到,在后台管理页面,对话能够完整展示出来,比用户看起来还方便😑:

图片来自 Dify 文档:Dify 的 日志与标注

Dify 还是开源的,算是公开接受大众监督(至少对开发者而言),估计玲琅满目的封闭商业产品更是不知如何处理的,同意隐私政策的动作挺严肃的,作为开发者要敬畏,作为用户要谨慎。

请确保你的应用在收集用户数据时遵守当地法规。通常的做法是发布隐私政策并征得用户的同意。

作为用户在使用类似的 AI 产品时,还是要审慎地选择服务提供商,不了解前,先用来做做提效或娱乐这类隐私相对无关的事情吧,可千万别整情感陪伴这类要是知道真相后会拍大腿的事。

科技有限~,类似的问题可能只能靠人本契约社会以及真正的法律框架体系了。

25 / 06 / 30

初步尝试 Dify 用来快速开发 AI 应用能力并搭建 API,效率很快,支持插件对接不同的大模型服务提供商,而且还开源。

豆包大模型的图像生成能力效果也还可以,就是看价格略贵啊,没有对比别家,但一次调用 0.2 元,这要发布着实得先想清楚商业化,打磨好才行啊。

(有意思但难顶~

25 / 06 / 29

今日最受触动的一句话:「We shape our tools, and thereafter our tools will shape us.」

回想过去,不管不顾地拥有一台电脑;到初尝「黑苹果」被惊艳到后,毅然跃入 Apple 生态,选择成为 Swift & Apple iOS 开发者;再到 Rust 对于广泛探索与计算机科学世界的助力,成为 Rust 开发者。选择用它们去构建,它们也都同时塑造着自己。

这一次,同样地,是时候进一步地去被塑造成为一名创造者了。

(仿佛看见了,神经元在不同脑区中闪烁着,像音符一般跳跃着)

25 / 06 / 29

想法碎片记录

为什么在自己明确了更多地「English by default」后,还继续去做类似翻译官方 Rust by Example 的事情呢?

  1. 大模型来了,这件事成本和效果质量都变得更好了,不像之前翻译 Design Patterns in Swift 那么耗时费力;

  2. 让互联网中文世界能变得更好一些,中文也沉淀一些优质内容

    • 搜索引擎能够被人发现

    • 大模型向量空间有一席之地

  3. 美好的事物能够对中文世界的人门槛更低一些,进一步让中文现实世界也能更好那么一点点

25 / 06 / 27

思考:如何更好地锚定聚焦注意力原点,并让用于训练与学习的上下文更好地在注意力的牵引中发挥作用?

25 / 06 / 27

唯有创造才能激发自己工作的热忱。

有感于在经历了放弃“抗争旧的”失落后,重新在“建设新的”中找回工作的乐趣。

当然,新MIDI键盘🎹练琴驯服五指也是最近的快乐源🎵

不断创造,不断开拓,不断成长。

25 / 06 / 27

很多问题都可以拆解成:表示模型和生成模型,这样的思考方式,编码与解码。

联系到最近学琴,基础乐理里面,对音乐的表示就可以有简谱、五线谱,这样不同的编码方式;对应地,练习时就是训练对应的解码方式,采用生成模型进行训练。

25 / 06 / 11

#阅读/大道

“能做自己喜欢的事儿应该就是一种成功,至于别人怎么看其实没那么重要。”——段永平定义成功还挺受用的,一路上做了不少看似勇敢的决定,大都能跟随自己的内心,尤其是明确“不舒服”时,以平常心面对,进而舍弃些别人看似重要的,选择自己笃定的。快一点、慢一点,不那么紧要,这种定义的成功很重要!在我的理解中,更多是一种状态。

25 / 06 / 06

足够的最小发展速度:兼顾足够和安全。

结合孟岩最新一期播客:《够与多》

安全才有机会发挥复利效应,健康长久

#阅读/大道

25 / 06 / 06

如何你喜欢看书,那你就有看不完的书。——喜欢在看一本书的过程中,在不经意的某个片段中发现有意思的“下一本”书。

25 / 06 / 06

段永平和巴菲特说:“不懂不碰是铁律。”

计算机科学家 Richard Hamming 说: “在科学领域,如果你知道自己在做什么,那么你就不应该去做它;在工程领域,如果你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你就不应该去做。”

所以,投资是个工程领域的问题,这么想就很顺了。

25 / 05 / 25

「例如,调度程序可以优化性能,但代价是以阻止一些任务运行,这就降低了公平。这个难题也告诉我们,生活并不总是完美的。」

—— 哈哈~ 计算机科学中的生活启示

25 / 05 / 25

最近的平和与喜悦是跑步、Coursera 还有戴森吸尘器给的~

25 / 05 / 07

#启发 #生活碎片

最近看李飞飞的自传,她追逐自己北极星的经历,带给我久违的鼓舞

某种程度改写了人工智能发展史的华人女性科学家李飞飞博士,以往都是媒体上看到的遥远形象,在她的自传中,除了从她作为科学家的第一视角看到亲历的人工智能"革命热潮"及其“寒冬”前传,对人工智能领域的不断思考、探索和研究,更看到作为女儿、移民、学生和母亲的平凡生活中的真实角色。在探索人工智能前沿边界的同时也承担着推动社会福祉的科学家使命,带给自己久违的鼓舞,想起儿时天真的科学家梦想和生物课上得知神经递质中的电极信号时纯粹求知的兴奋劲。虽未能如愿真正成为科学家,但能够在飞飞博士朴实真切而生动的文字中去感受一番,也让人充满力量。推荐一读

25 / 04 / 30

#遇见创造

https://fancyteams.cn/ - 👋 Bonjour, 现在创造未来

「小而美」前沿技术团队图鉴|你是想卖一辈子糖水,还是加入他们改变世界?


  • 🆒 看得出来 Bonjour 的主创 Vincent 也是乔布斯的信徒了。

  • 想起了自己早些年在创建的「美且酷的组织团伙」的幕布文档,就是其中收录的 XMind 启发的。

  • 希望这些「小而美」的的团队越来越多,让创造发生。

  • 「有知有行」恰巧和「Bonjour」还有「DeepSeek」,哈哈,替他们开心 😄

25 / 04 / 25

#开源/启发

构建数据结构图,并过滤收集相关类型信息:

使用 ascent 逻辑编程,找出所有实现了 App trait 的结构,及其关联类型,包括外部 crate,过滤收集到全部的所需信息。

读《七周七语言》时有了解到 Prolog 逻辑编程,但总觉得实际不太用不上,没想到这还真能在实际工程中用到~ 有意思,非常巧妙👍

25 / 04 / 21

#电影/日本/完美的日子

前段时间去日本东京玩,为了解更多的当地历史和文化,听了何必老师的 #播客/东腔西调 [Vol.218|《完美的日子》:东京历史/文化/消费面面观] ,提及到了电影《完美的日子》,从日本东京回来就找来看了看:

重新理解了生活的模样,放下了某种必须创造出属于自己作品的执念,对美好的事物日复一日的“维护”和“消费”,并专注于此,便是日子的模样。选择自己的追求,为其负责。

[Vol.218|《完美的日子》:东京历史/文化/消费面面观]: 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67b81648606e5c5940e3fa4d

25 / 04 / 18

#得到/电子书/纳瓦尔宝典:财富与幸福指南

最好的工作是终身学习者在自由市场中的创造性表达 —— 全书最受启发的一句话,解开了自己进入职场以来的一段时间的困惑。不确定是什么时候开始,甚至不清楚出于什么顾虑,自己的表达欲逐步被压抑,或许是由于自己多了重某个职场身份?这大概就是许多职场人社交媒体的签名都会有 Views/Opinions are my own。 #NextAction 重新建立自己的表达渠道,并培养自己的表达欲与表达习惯。

Powered by Gridea